展览时间:2018年7月22日——9月22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佛山市江滨路3号)
主办单位: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
承办单位:广东石湾酒厂集团
协办单位:广东省民营美术馆协作方阵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
支持单位: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学术主持:黄继谦 赵兴 鲁宁 蔡祜
策 展 人:方旭东
出 品 人:范绍辉
执 行:佛山陈太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志敏、许固令、许钦松、庄小尖、陈永锵、李小如、邱健彬、宋陆京、苏 华、郭莽园、贾博鸿、梁 江、廖宗怡、廖华强
媒体支持:
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艺术报、信息时报、雅昌艺术网、网易佛山、广州日报、佛山日报、珠江时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文化参考报、收藏拍卖、广东广播、南方日报、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等
展览主旨:
前言
文/方旭东(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馆长)
2017年,我们提出“书画同源”的策展设想,经过一年的准备,还有各方的大力支持,终于促成了本次展览,“书情画意——岭南翰墨十四家作品展”终于和观众见面,确实可喜可贺。
本次展览汇聚了广东省内十四位在书法、国画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岭南著名艺术家,一共展出了60余件国画和书法作品。他们是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中各种思想激烈碰撞的年代的亲历者,更是岭南艺坛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作品风格形成了岭南画坛的作品谱系,为当今岭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意义的参考,如今的他们就如一壶陈酿的美酒,历久弥香。相信本次的展览必定会给大众带来非凡的艺术享受。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急剧加快,艺术界有人提出了“书法无用,学好中国画即可”的观点,个中也不乏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中国历来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从最初的象形文字的书画同体,到后来的以书传意,以书入画,“书”与“画”本来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书以表意,画以传情,书画通理,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与美感。在两者的发展过程中,书法线条的多样化为国画的创作带来更多的表达效果,而绘画丰富的内容也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创作的灵感。中国书画艺术,在中国长久的时间沉淀中形成了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魅力的文化名片。因此,书法和国画两者相辅相成。本次参展的艺术家,在艺术道路上一直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并没有跟随市场的需求而随波逐流,他们作品中显示出的品格魅力无疑是对艺术最好的诠释。本次展览在展现书法和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之余,更彰显了学养积淀对于艺术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树立文化自信成为了文化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一直以来,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始终坚持立足岭南本土,以发展岭南文化艺术为己任,坚持举办优秀的学术性、公益性艺术展览,让观众通过高质量的展览,能感受到展览背后优秀文化艺术的魅力,了解我们本土文化,树立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从而不断推广和传播我们优秀的岭南文化。
雨落羊城,思接翰墨
文/赵兴(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广州美术学院教师)
盛夏暑热,闻知新石湾美术馆又有“书情画意——岭南翰墨十四家作品展”即将开幕,细细品味参展作品,墨香盈卷,才气横溢,不禁感叹新石湾美术馆的出手不凡,又一次拿出堪称豪华的联展阵容。看到心旷神怡,暑气全消之时,才发觉窗外已下起大雨,雨夜赏画,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
这次参展艺术家年龄跨度很大,从三零后的廖宗怡先生到七零后的邱健彬先生,十四位艺术家几乎组成了岭南书画发展的一个简明谱系。更难得的是,他们都同时呈现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交相辉映,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书画同源”的命题由来已久,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早已提出“书画异名而同体也”,元代赵孟頫亦曾在《秀石疏林图卷》上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这次参展的邱健彬兄是早已熟识的,他善书,能画,治印亦是一绝,自己写的《创作感想》里面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他说“书画印都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书画同源,书理通画理,篆刻亦然,都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积淀和表现。……到了最后,书什么,画什么,刻什么已经不重要,都是皮相而已,重要的是作品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格调。”我觉得这个见解相当精到。
清代张庚在《浦山论画》中说:“扬子云曰:‘书,心画也,心画形而人之邪正分焉。’画与书一源,亦心画也。握管者可不念乎?”书画皆为心画,所以看好的作品,如同与人谈心,有所得处即有知音之感:廖宗怡《舞翩迁》里虽然一派天真,却也融入了对英歌舞的深厚情感;郭莽园对联“六朝牌版横胸臆,一介狂狷写性灵”自有一种雄浑气魄;苏华的书法“铁马冰河入梦来”大开大合,和她的大写意花鸟的酣畅淋漓也是一致的;许固令阅尽世相的脸谱画风格在书法中就表现为烟火褪尽的沉着;陈永锵画面的浓烈放肆和他性格的爽朗豪气圆融无碍,2012年我为“锵哥”写了一篇《静观本心心如水,一树红花一片天》,今天再看他的画,依然感觉到他澎湃的激情;庄小尖峻厚奇郁,孤高之风在书法里借“从古圣贤皆寂寞,是真名士自风流”而抒发;许钦松承继傅抱石“艺术为一国历史之最大表白”的大气魄,跳出乾坤外 再看新河山,作品的堂皇大气一览无余;梁江将自己对先贤的体悟融入了对艺术的大情怀大气魄,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廖华强文气与匠心并重,不落窠臼而自有格调;李小如书画温润醇和,从性情出发而自由写意,颇得文人画的旨趣;王志敏融诗情入画意,又将绘画的形式感融入到书法创作里,可谓相得益彰;贾博鸿以形写神,设色精妙而雅致;宋陆京有江湖之阅历,所以元稹的诗句“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写得既潇洒又萧索,神气十足;邱健彬在诗书画印中游走,物象求精微,画面求意趣,清雅感人。
光看我简短的描述,不见得能想到那些作品的风采,我相信如果大家亲临美术馆,和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来谈心,必定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