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注册
图片展示

艺术界先锋“在场”:看广东当代艺术发展

作者: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 浏览: 发表时间:2021-03-22 09:38:20 来源:新石湾美术馆




3月14日,“在场——广东千禧一代艺术群体特展”研讨会暨艺术家春茗会在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举行。这是“在场——广东千禧一代艺术群体特展”展出后举行的学术性会议,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设观点。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有: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广东省美协专职副主席王永,广东省美协副主席、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主席汪晓曙,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魏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胡斌,广东石湾酒厂集团董事长、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创办人范绍辉,广东石湾酒厂集团党委书记兼副总裁、佛山陈太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文燕,佛山市文联兼职副主席、佛山市书协主席王志敏,肇庆市美协主席、肇庆美术馆馆长罗秋帆,肇庆市书协主席李刚,民盟中央美术院佛山分院院长、佛山市美协名誉主席卢卫 ,佛山市雕塑院院长、佛山市美协副主席简锡昭,佛山市美协副主席、禅城区美协主席梁建华,佛山市美协副主席、佛山市书协副主席邱健彬,佛山画院创作部主任、佛山市美协副主席王永才,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办公室主任黄富源,佛山市美协秘书长薛芝恋,佛山市美协副秘书长蔡庆洪,佛山市书协副秘书长王长立,禅城区美协副主席冼有成,禅城区美协副主席张艺,艺术维C创始人、策展人陈晓勤,以及参展艺术家:陈子君、郭青、陈文华、彭永清、洪宝、谢远清、林伟祥、梁镰芝、黄一山等80余人。





本次研讨会围绕何为“千禧一代”、当代艺术特点、民营美术馆对当代艺术的推动作用、民营美术馆浪潮下的新石湾美术馆、对青年艺术家的寄望等话题进行了讨论,引起了广泛关注。




01  何为“千禧一代”?


陈晓勤(艺术维C创始人、策展人):

“千禧一代”出生于20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成长。这一群体个性张扬,喜欢新奇事物,更懂得自己的需求和能力,不愿局限在传统框架中,更希望挑战自我,更乐于尝试创新。除了这些先天特色和年龄优势,大多受过学院训练的他们对艺术创新精神和艺术创造力有着更多的自主性和发言权。这一代人的艺术创作直接呈现了新锐艺术的鲜活生态,呈现了新生代艺术家的新的创作状态和生活方式。在作品中,他们更关注个性情感的宣扬和对时尚生活的欲望,语言更富有个人情趣,表达更细腻生动,更易引发观众的精神共鸣。

“千禧一代”群体保留着岭南艺术革新的精神传统,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他们以自己的创造力,生命力,让先行者的精神传统得以延续和光大。13位参展艺术家,他们当中有专注教学和研究的学院教师,也有毕业后自谋出路的职业艺术家。既有成绩卓然的教授,也有刚出校门的更新一代等等。本次特展,只是呈现广东“千禧一代”艺术群体面貌的一隅。




02 “千禧一代”的当代艺术有哪些特点?


王永(广东省美协专职副主席):

关于千禧一代这个概念,我认识到是指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这个年龄段的艺术家代表了广东美术界的将来。这一年龄段的群体的认知和思维,所处的大环境、所接触的事物比前代人更丰富多元,他们对我们时代的影响也很不一样。我认为这个展览的推出很有战略思维,很有意思。同时,新颖的展览方式、策展方式和学术氛围,我认为这个展览对青年艺术家一代的艺术追求作了最真实展现,因为它传达出宽松、自由、活泼的特色,表达了千禧一代艺术家在艺术观念、艺术追求的最真实想法。另外,在广东这个改革开放前沿地区,我们推动当代艺术的力度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元的艺术形式去展现广东的艺术面貌,否则与广东这个开放多元的特色不匹配。




汪晓曙(广州市美协主席、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主席):

这次展览让我想起在浙江美院读书时,所遇到的“85思潮”艺术家,他们敢于面对生活、面对艺术,走出了自己的艺术路向,那种朝气蓬勃、敢于探索的精神一代代影响下来,今天我在千禧一代艺术家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而且比前代人更成熟一些,在艺术追求方面更深刻一些。我们需要一代年轻人走在时代前列,正如“85思潮”艺术家留下时代烙印那样,能为我们广东和全国的美术界留下深刻烙印。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80-90年代成长起来的年青当代艺术家与前辈当代艺术家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老一代当代艺术家有很强的符号化表达,他们主要是建立标志性的符号模式,但会给人以标签化符号的感觉,构成了对传统艺术的对立面,这是从内部机制来看。从外部机制来讲,过去的当代艺术是提供给西方研究者一种猎奇或观看的模式。而现在的当代艺术是去除西方符号化的方式,更多是一种系统性的建构,建立艺术家个人的艺术情趣、艺术形式,怎么去构建综合的门类特性,而不是简单的符号特征。我们看到,年轻艺术家在研究目标上逐步推进,有更详细的计划。现在的艺术生态还发展出媒介的综合性,譬如文本、影像、装置这些多元种类,更多是思想观念。年轻艺术家不再把自己作为画家、雕塑家或者影像艺术家这种单一门类的创作者,这是年轻艺术家的一大变化。随着国力的强大,西方不再将中国当代艺术当作猎奇的对象,而是重新审视中国当代艺术的变化。用今天的话来说,千禧一代,在内外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当代艺术家在生态上建构体系,那么如何呈现这个系统的建构和发展,就要具体落实到整个广东乃至全国的当代艺术生态的建构。




03 民营美术馆对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有哪些意义?


王永(广东省美协专职副主席):

和其他民营美术馆不同,新石湾美术馆在我心目中是很特别的,我清楚感受到美术馆在大层面的与众不同,在理念、运营、管理、学术方面都做得不错,懂得用全局观来审视、运营这个美术馆。而且新石湾美术馆知道广东美术的空白点在哪里,需要补什么东西,才能拿出这些高学术水平的展览。所以新石湾美术馆在推动当代艺术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汪晓曙(广州市美协主席、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主席):

在短时间内打造这个民营美术馆确实不容易。我曾经去过南京、上海考察私立美术馆,很感慨广东还缺乏类似的美术馆,但今天看了新石湾美术馆,感觉这个馆在展览方式、学术理念、人才培养方面都超过了龙美术馆,我能自信地说,新石湾美术馆不仅在广东甚至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应该是一流的美术馆。我在这里祝贺新石湾美术馆取得更大成就。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民营美术馆即民间的力量在崛起,个人认为比公立美术馆更有意义。因为公立美术馆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事务,很难专一某方面的工作。近几年中型城市的民营美术馆都在不断崛起,包括和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华侨城美术馆等,都丰富了整个广东的艺术生态。另外一方面,广东的艺术市场环节做得不够强。但随着整个氛围的提升,广东的艺术生态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强大,反过来会促进年轻当代艺术更好的生长、得到更好的体现,在这一层面而言,新石湾美术馆无疑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今天我看到这个展览还是一个综合体,这在民营美术馆比较少见,新石湾美术馆的体量很不一样,既涉及到传统方面,也涉及到当代方面,正因为这些民营机构的发展,都促进广东的艺术生态更多元,也推动广东当代艺术的发展。


魏华(广州美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

中型城市民营美术馆的发展,有包围公立美术馆的态势,多多少少有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感受,这个话题比较有意思。新石湾美术馆成立之初是介入到比较前沿、比较当代的展览工作,包括当时的批评家、艺术家,都有这种期待。我从千禧展看到一个好苗头。希望在广佛同城的背景下,新石湾美术馆也做前沿的当代艺术的实验场。





04 民营美术馆浪潮下的新石湾美术馆


梁江(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

新石湾美术馆在范绍辉董事长的大力支持下建设起来,投入了大量资金,他很希望做艺术。我曾经说过做美术馆本身不能赚钱,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去赚钱。我答应将美术馆做到广东一流水平,这个应该做到了。美术馆从原位于酒厂办公楼十楼的旧馆做到今天这个规模,现在同时举办4个展览,五年来在广东甚至全国都很有影响力。新石湾美术馆以“专业性、学术性、公益性”的标准来运营,所以希望今天在场的艺术家、理论家朋友,能关注这个平台。民营美术馆是不靠公家的资金,靠企业自身出钱出力。像范董、周书记这样的企业家,将企业赚来的钱,用到文化艺术公益事业上,没有想赚艺术家的钱。在全国只有广东企业家才能做到这一点。广东企业发展以后如何回报社会的经验应该向全国推广。今天大家相聚一堂,就是想大家联手把广东的文化做好,把广东的艺术做好,这就是新石湾美术馆的期望。


 


范绍辉(广东石湾酒厂集团董事长,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创办人):

首先大家可能很多人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一个做酒的要创办美术馆?其实我认为做酒和画家作画是一样的,两者有共通之处,目标一致。酒是好的东西,做酒不光是自己喝,还要大家喝,分享快乐。那么美术家画家也是一样的,画好一些东西,让大家欣赏,分享美。其次,我认为我们做艺术的,如果做到广东的前沿就很不错了,要跟别人有不一样的地方。有不一样的地方才有独特性,才可能成功。

美术馆大门口有几块石头,这几块石头是我专为这个馆的馆名创作的一个艺术装置。其实这个装置就回应了梁老师所说的“美术馆不挣钱的问题”,主要有几方面寓意:第一,5块石头分别是新石湾美术5个字,新石湾这3块石头是说明地名——石湾。那个石头是屹立在这里的,在变化,寓意这是新石湾,变化中的石湾,不是你们以前看到那个石湾,也不是你们以前在10楼看到那个新石湾美术馆。

第二,这个艺术装置里为什么没有“馆”字,其实那个大铁框就是“馆”字的意思。什么是美术馆?就是把我们好的东西放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那个大框代表了美术馆这个空间,寓意把我们好的东西放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展示。但是这个铁框又是不封闭的,寓意开放和包容。我觉得我们美术馆是包容的,只有框架的包容,但是可以无限的延伸。框架就是”学术性、专业性、公益性”,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艺术家给我们更多支持。我们这个馆不是固化的,而是灵活的,我们旁边还有个新石湾艺术创客空间。来新石湾美术馆办展,一定是经过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审核,但在新石湾艺术创客空间举办展览不一定是公益性,可以有商业性的运营,做一些艺术的商业扩充活动,作为补充美术馆的艺术空间。

第三,很多人对美术没有研究,我们需要去普及艺术和美感,让大家都懂得美,让大家都意识到美是好东西,做美术馆也是想得到艺术家们的创造、想象的空间,只要有想象力的东西,我是才觉得前景。所以这个艺术装置是个多面体,寓意可以从不同层面和维度来观察我们这个美术馆。

第四,五块大石头像赌钱用的五个骰子 ,寓意“十赌九输”。做美术馆是无偿的金钱投入,没有收益,就像是赌博输钱,但我们终将赢得美好明天。所以我希望我们这个场地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平台,希望这个地方能给社会进步做一点努力,或者是添砖加瓦。


 


罗秋帆(肇庆市美协主席、肇庆美术馆馆长):

今天我是来新石湾美术馆取经的,希望为肇庆美术馆的二期扩建取得宝贵的经验,今天收获良多,从美术馆的各个功能分区,库房、环境、展厅、阅览区等,这些都是肇庆美术馆需要学习的,有些经验是可以复制的。今天这个展览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年轻人的创作思维完全颠覆了我的原有想法。

 



05 对青年艺术家的寄望

 

简锡昭(佛山市雕塑院院长、佛山市美协副主席):

当代艺术虽然不是我们自身的创作范畴,但是汪主席说了,实际上广东美术的建设,是老中青三代的结合。现在千禧一代艺术群体,实际上也可以作为广东美术未来的一个板块,或者是作为一个特定艺术群体已经在启动中。




王志敏(佛山市文联兼职副主席、佛山市书协主席):

在青年艺术家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他们特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有时是我们缺乏的。我一直也比较关注中青年艺术家群体,现在青年艺术家的平台很有限,很难找到自己展示的空间,这也是他们经常会遇到的困惑,我们应该更关注这个群体的发展。




06 艺术家感言


陈子君(参展艺术家):

我很荣幸作为艺术家代表在这里和各位前辈、同行交流。我们从外观和内部空间看到,新石湾美术馆是具有岭南文化氛围的展馆,当然也适合做当代艺术的展示。对于这个千禧一代艺术特展,我特别感谢新石湾美术馆所做的工作,感谢范董、周书记、梁老师对这个展览的支持。并对汪晓曙、胡斌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这些参展艺术家里很多有存在师承关系,每一个艺术家都沿着自己的目标和语言在研究,不断地推进和演化,这个展览作为我们在一个特殊这样的年代里作为创作者的一种特色和困境,我代表大家向今天的老师们,同行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远清(参展艺术家):

“在去了符号化以后,我们这个年龄段确实会想要怎么样,重新梳理清楚以后再找到一种艺术风格。后面整个路很长,我们的思路就是给自己时间,但是必须有点勇气的往前走。自己会有一种感触,所以我觉得今天也是学到一些东西。感谢大家!”




“在场——广东千禧一代艺术群体展”通过综合性、多门类的艺术作品,使得观众更多元、更全面地了解广东当代艺术的最新面貌。从展览延伸至本次研讨会,专家学者在面对同一艺术主题、同一类题材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解读方式,艺术家对自己创作观念的详细述说,都扩展了本次千禧一代艺术群体特展的可供大众观看和阅读的空间。


文章推荐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9:00 —12:00  14:00  — 18:00 (17:30后停止进场)逢周一闭馆。

     (如遇国家节假日或者重大活动,开放或闭馆另行通知,具体敬请留意“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公众号)

 

 地址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莱翔路1号

 

 电话和邮箱

       0757-82789340 

       newart@126.com

版权所有: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       粤ICP备20046975号      技术支持:佛山微快信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