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注册
图片展示

什么是 “立体的国画”

作者:新石湾美术馆 浏览: 发表时间:2021-05-14 09:19:46 来源:新石湾美术馆




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公益学术讲座系列十:

篆刻与书法


讲座时间:2021年4月24日 下午3点

讲座地点:新石湾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嘉宾:钟汝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主      办: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

承      办:佛山陈太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鸣      谢:广东石湾酒厂集团

创  办 人:范绍辉

法      人:周文燕

总      监:梁   江

媒体支持:

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艺术报、信息时报、雅昌艺术网、网易佛山、广州日报、佛山日报、珠江时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文化参考报、收藏拍卖、广东广播、南方日报等


活动概况:

2021年4月24日15:00,“缘何石湾陶塑是‘立体的国画’——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公益学术讲座系列十”在新石湾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佛山本地的艺术爱好者和来自佛山各高校的学生150多人到场聆听。佛山市美协主席钟汝荣从艺术手法和学术研究的角度,深入浅出,为现场观众分析了石湾陶塑与国画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次活动由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联合主办,佛山陈太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特别鸣谢广东石湾酒厂集团。




主讲人:钟汝荣

钟汝荣,曾编著《石湾陶塑》《石湾善陶—佛山石湾公仔》《中华文脉中国窑口系列丛书之石湾窑》等三本关于石湾窑的专著,并出版多本作品集,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美国陶瓷博物馆、淄博中国陶瓷馆、广东省博物馆等机构收藏。钟汝荣先生除了陶艺创作,还擅长国画。他将国画十八描、奇幻美术、戏曲面谱等艺术形式,移入陶塑中,开辟了“以画入陶”“戏曲入陶”“绘塑”等多个创作方向,形成立体多元的“钟氏陶型”艺术体系。

钟汝荣在本次讲座中并没有大篇幅讲述石湾陶的发展史,而是从新的学术角度出发,重点讲述“以画入陶,以戏曲入陶”的艺术理念,以及陶塑技艺如何从国画艺术中转化、转变,让观众了解到石湾陶塑发展至今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讲座共分为三个环节:理论讲述、现场挥毫、现场导览。


一、阐述“以画入陶,以戏曲入陶”理念

作为佛山本土的优秀文化,石湾陶经历了怎样的时代发展,又有哪些独特的艺术魅力?钟汝荣先生通过古代国画名作与石湾窑名家的陶塑作品进行对比,将传统国画技艺十八描的钉头鼠尾描、行云流水描、折芦描、镢头钉描等在石湾公仔的创作应用作了细致的讲解。并结合自己的作品,及潘玉书、刘传的经典作品,向现场观众分享了他数十年的创作经验和独到的艺术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在讲述“以戏曲入陶”的创作理念时,钟汝荣特意围绕戏曲人物脸谱如何融入石湾公仔创作,并结合西方现代设计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专业知识,着重论述公仔脸谱如何点睛、如何塑造立体形象等内容。钟汝荣的讲解幽默风趣,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给在场广大观众上了一堂精彩的艺术课程。




二、现场挥毫国画《钟馗引福》

如何进行国画大写意创作?钟汝荣现场挥毫,运用大写意手法,根据创作的方向和要求,即兴创作一幅《钟馗引福》。钟汝荣以其雄健的笔力、大胆的用色,让市民了解到大写意画的创作过程,并将同一主题的国画与石湾陶塑进行对比分析,阐释“石湾公仔是立体的国画”的深刻内涵。




三、现场导览石湾陶塑展

随后,钟汝荣带着观众到新石湾美术馆3号展厅进行导览,该展厅陈列的作品均为明清至民国时期的人物类型的石湾公仔。钟汝荣对每件陶塑公仔的神态、釉色、造型、火候等进行详细讲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现场的观众对石湾公仔有了全新的认识。

文章推荐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9:00 —12:00  14:00  — 18:00 (17:30后停止进场)逢周一闭馆。

     (如遇国家节假日或者重大活动,开放或闭馆另行通知,具体敬请留意“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公众号)

 

 地址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莱翔路1号

 

 电话和邮箱

       0757-82789340 

       newart@126.com

版权所有: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       粤ICP备20046975号      技术支持:佛山微快信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