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致敬刘传这位中国首届工艺美术大师,8月20日,“陶缘·刘传”石湾陶塑藏品研究展(二)在新石湾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展出刘传大师近40件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刘传在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创作的基本面貌,精彩纷呈。
同时,也是为了致敬在刘传的引领下,为石湾陶塑的发展而奋斗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新石湾美术馆于8月19日,邀请了石湾本地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石湾陶塑研究专家等嘉宾,举办了“致敬大师——‘陶缘·刘传’石湾陶塑藏品展(二)开幕仪式暨新石湾美术馆‘陶醉之夜’”活动,当天的交流会由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高校陶艺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华教授主持,各位大师、学者畅谈石湾陶塑,以突破困境谋发展,各种精彩观点不断,小编将相关内容以系列报道的形式陆续推出。本期推出的是陶瓷行业协会人士及企业家的观点。
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会长 封伟民
很感谢范董提供的这次艺术盛宴,很难得可以在一个展会上这么全面地看到刘传大师的作品。石湾陶瓷与其他陶瓷最大区别是它是精神性的,它是用来欣赏,有它动人的地方,所以又与人产生距离,而宜兴的陶瓷是和生活有关的,既可把玩又可收藏,这就是最大的区别。在这段时间我也看到潘大师和杨大师一直有做酒瓶,石湾陶艺的产业化发展,酒瓶和石湾陶艺的日用性和文创产品是最好的发展方式。因为石湾公仔放在案台上纯粹欣赏、是很难产业化的。我曾经和刘传大师请教过创作方面的经验,其实石湾公仔既要技术性又要艺术性,如果没技术支撑,很难体现它的高水平艺术,因而很难打动收藏家。现在石湾陶塑对技术性的追求,我觉得是刘传大师起到了一个明显的开拓作用,刘传大师的作品外形线条,衣服纹理在石湾陶塑的创作中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刘传 《孟浩然》 高11cm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佛山市陶艺设计行业协会会长 庞文忠
这次展览,不只是宣传个人也是整个石湾陶艺,对我们在职的人有很大的影响和提升,将前辈的作品进行展示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让我们看到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造诣,艺术风格和表现,无形中推进我们的创作水平。
除了感谢企业家推广石湾陶艺之外,要多谢政府。过去几年,政府组织了很多活动,石湾镇、禅城区组织国家级大师去各地考察,不单学习别人的经验,也知道了别人对石湾陶塑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石湾陶艺是中国的一个奇迹,尤其是石湾陶艺人物是无法比拟的,这是对我们认可。
刘传 《虬髯公与李靖》 高22cm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佛山市陶艺设计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陈真
很感谢范总给这么好的机会,佛山是全国唯一一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城市,佛山制造享誉海内外。我们协会受佛山市人民政府的委托,正在向国家申报一个“中国陶瓷名都”的称号,资料已经基本收集完毕,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了申报资料,这次申报旨在为佛山石湾的陶艺擦亮城市的名片。
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总经理 严俊
感谢范总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学习,他原来收藏了石湾公仔几百件,据我所知收藏几百件在石湾陶艺收藏界已经数一数二的级别,让我们可以见识到更多的藏品。刘传大师的作品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年纪比较大的人可能喜欢,但是比我更加年轻的人可能不懂欣赏或不喜欢欣赏。所以石湾公仔要向年轻团体传播,传统的和年轻的结合更有传统的味道。范董是一位有传统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我们帮石湾酒厂做的一些酒瓶也是有传统有创新的,宣传效果非常好,可以实现更好的去传播石湾公仔。
刘传 《伏虎罗汉》 高19cm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陈太吉酒庄庄主、新石湾美术馆创办人 范绍辉
举办这个展览目的就是致敬大师,大部分陶艺家的心声就是在佛山如何把陶艺发展往前推更进一步,文化的传承是别人不可超越的。我不是景德镇陶瓷,我就是石湾公仔,所以各位大师要彰显石湾公仔的地域性,中国的就是世界的,石湾的就是石湾公仔,我期望大家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对石湾陶艺有更好的推荐,提高石湾陶艺的水平。我们看到现在的公仔越做越大,说明创作已经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因为大件作品好卖个高价钱。所以我个人有个想法,政府可否有资金的支持?在石湾建立一个本土特色的机构,给陶艺家发工资,让陶艺家专心创作,降低市场因素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刘传 《王羲之》 高29.5cm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刘传 《文姬归汉》 高14cm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刘传 《读西厢》 高21cm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刘传 《和氏璧》 高23cm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刘传 《李逵闹江州》 高37cm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刘传 《贵妃》 高27.5cm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刘传 《鲁智深》 高31cm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温馨提醒:参观该展览需提前一天通过电话或在文末留言预约,输入“姓名+人数+电话号码+日期上午/下午”,现每天开放参观时间为上午10:00—11:00,下午16: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