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7日,为了迎接“国际妇女节”,新石湾美术馆将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陶艺盛会开幕酒会。“陶缘”系列展的第三期和“陶然”展于当天拉开帷幕,让观众可以同时领略到女性形象题材的石湾陶塑藏品魅力,和女性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风采。
其中,由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主办,禅城区妇女联合会支持,佛山市新石湾没术陶瓷厂有限公司协办的“陶然——佛山女陶艺大师三人展”,邀请了冼艳芬、刘健芬、刘雪玲三位女性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带来近50件精品力作,让观众可以一次性欣赏到三位国家级女大师的石湾微塑、仕女、达摩、现代女性等题材作品,展览异彩纷呈。
前 言
作为“南国陶都”,石湾的制陶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在明代已形成独特面貌、清中晚期进入全盛时期的石湾美术陶瓷在历代的发展中涌现了很多男性的陶艺名家,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璀璨。
纵观石湾美术陶瓷的发展,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女性在石湾陶塑的发展中是缺位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以前的石湾陶塑行业主要是粗重活,并不适宜旧时代女性;二是世俗观念的影响,石湾陶艺和许多传统技艺一样,都有着“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女性想要拜师学艺做陶艺可以说是非常难,最多只能在旁边做帮工。以前更有甚者,不让女性出现在窑厂,特别是孕妇,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因此,很多有才华的女性只能在背后默默支持丈夫的陶艺创作。
这种现象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思想逐步得到解放,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进入陶瓷行业工作。本次展览的三位女性陶艺大师,她们出生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都在花季年华进入石湾美陶厂工作。不仅可以光明正大地拜名师学技艺,也可以接受指派或主动到专业院校参加学习进修。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出类拔萃的才华,几十年日复一日在石湾美术陶瓷领域耕耘,最终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均评选上国家级的荣誉称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以及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称号。她们是新时代的巾帼,也是石湾陶塑发展过程中靓丽的一道风景线,更是见证了石湾陶塑在新中国成立后繁荣发展的历程。
本次展览中,冼艳芬、刘健芬、刘雪玲三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各自带来自己的佳作,包括山公微塑、仕女、达摩等题材,近50件的作品,集中向观众展示。
专注于“石湾山公微塑”的冼艳芬作品构图新颖、以小见大、缩龙成寸、意境深远,通过高度概括和极限浓缩来让无限出场,并且将中国山水画技法与树栽盆景构图表现形式融入到石湾陶瓷微塑山公盆景中,用矿物质色泥的材质与大自然色彩美的结合,开拓了石湾陶瓷微塑盆景新形式。作品线条自然流畅、特征鲜明,给人无限想象;专门创作仕女题材的刘健芬,注重将绘画中形与神的美学关系放到陶塑,意在以形写神,注重人物神韵的表现。其创作了一系列神话传说、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女性人物,如《洛神》《金陵十二钗》《杨贵妃》《李清照》等,创作经验上吸收了潘玉书线条简练、庄稼的现代雕塑人体比例等经验,在手法上探索出了贴塑、捏塑、捺塑、雕塑等技法,突出女性的柔、媚、雅、含蓄等个性特点,将古典仕女的美表现得游刃有余;善于塑造达摩、罗汉、小和尚等人物题材的刘雪玲也有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其作品深受刘佐潮、刘传等名家的影响,在家学传承中有所发展,代表作品有《三个小和尚》《达摩禅师》《琴趣》等,其陶塑人物造型严谨、朴实、衣纹线条流畅自然,并渗入女性细腻入微的情感,突出刻划人物性格与内在气质,追求一种恬静、隽永、深邃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她创作的《达摩》系列作品款式多样,姿态不一,威严深邃,表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性格,赋予正能量的时代精神。
独立、自信、有梦想、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是新时代赋予女性的底色。在石湾陶艺领域,女性以其独特的细腻心思、敏锐的感官、独特的才华,为石湾陶塑的发展添砖加瓦,创造百花齐放的局面,让观众欣赏到更多优秀的作品。
新石湾美术馆
参 展 艺 术 家
三位参展的女性陶艺家出生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正处于中国女性得到彻底解放的时代。她们摆脱了旧时代“女人不可进窑厂”等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在花季年华进入石湾美陶厂工作,不仅可以光明正大地拜名师学技艺,还可以接受指派或主动到专业院校参加学习进修。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出类拔萃的才华,几十年日复一日在石湾陶艺领域耕耘,巾帼不让须眉,最终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均被评选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其中,专注于“石湾山公微塑”的冼艳芬作品构图新颖、以小见大、缩龙成寸、意境深远,通过高度概括和极限浓缩来让无限出场,并且将中国山水画技法与树栽盆景构图表现形式融入到石湾陶瓷微塑山公盆景中,用矿物质色泥的材质与大自然色彩美的结合,开拓了石湾陶瓷微塑盆景新形式。作品线条自然流畅、特征鲜明,给人无限想象。
冼艳芬 《千手观音》 直径38厘米
专门创作仕女题材的刘健芬,注重将绘画中形与神的美学关系放到陶塑,意在以形写神,注重人物神韵的表现。其创作了一系列神话传说、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女性人物,如《洛神》《金陵十二钗》《杨贵妃》《李清照》等,创作经验上吸收了潘玉书线条简练、庄稼的现代雕塑人体比例等经验,在手法上探索出了贴塑、捏塑、捺塑、雕塑等技法,突出女性的柔、媚、雅、含蓄等个性特点,将古典仕女的美表现得游刃有余。
刘健芬 《金陵十二钗——凤姐弄权》
善于塑造达摩、罗汉、小和尚等人物题材的刘雪玲也有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其作品深受刘佐潮、刘传等名家的影响,在家学传承中有所发展,代表作品有《三个小和尚》《达摩禅师》《琴趣》等,其陶塑人物造型严谨、朴实、衣纹线条流畅自然,并渗入女性细腻入微的情感,突出刻划人物性格与内在气质,追求一种恬静、隽永、深邃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她创作的《达摩》系列作品款式多样,姿态不一,威严深邃,表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性格,赋予正能量的时代精神。
刘雪玲 《达摩禅师》
开 幕 式 现 场
冼艳芬在开幕式上的发言中首先感谢了新石湾美术馆给参展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也感谢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希望大家在观看作品的时候提出一些指导意见,以帮助她们更好地提升。
刘健芬则表示,除了感谢新石湾美术馆提供的平台,也感谢各界企业家如广东石湾酒厂集团董事长范绍辉对石湾陶艺发展的支持,企业家们的支持给予了陶艺家很大鼓励和信心。
在当天的开幕式上,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带来了“三个祝贺”:首先对展览表示祝贺,祝贺三位艺术大师所取得的成绩。这三位女性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作品都非常有特点,水平很好,在艺术发展和创新上,她们下了很多功夫,取得很多可喜的成绩,有些作品还曾到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代表了国家的行业的艺术水准;二是祝贺佛山的艺术机构,像工艺美陶厂、新美陶厂、佛山市美协等,佛山现在文化土壤非常好,有非常好的文化氛围,在新时代起引领作用。佛山很多艺术家都具有艺术情怀,一代代的艺术家成长起来,为佛山争得荣誉,为艺术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第三,祝贺佛山的艺术事业。在这里,像钟汝荣主席、杨凡周先生,他们都为佛山的文化事业尽心尽力,为佛山陶艺的发展做了很多工作,很多艺术家都得到他们的帮助,所以对于业界这样蓬勃发展表示诚挚的祝贺。“今天在三八节来临之际,在新时代,佛山文化事业正处于新的起飞阶段,我们正在往更高的地方走,这是佛山文化艺术非常好的一个气象,对所有女性艺术家表示祝贺,也祝贺佛山文化事业。”梁江说。
最后,参加开幕式的嘉宾一起为上述两个展览的开幕剪彩。主办方还邀请了佛山市文联二级巡视员杨凡周,以“历代艺术作品中女性形象变迁”为主题为现场嘉宾送上了精彩的艺术分享。活动结束后,现场嘉宾进行了简单的开幕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