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岭南四人行——朱广贺、袁朝晖、张永利、赵兴富诗书画印第二回展”在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成功举办后,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让观众可以更全面了解参展艺术家,现分期推出四人的个人简介、参展作品图集和评论文章。本期推出的是袁朝晖。
我读朝晖诗
最早读朝晖的诗,是三十几年前我们中学同窗之际。时日旷遥,诗的内容早已模糊,但那一纸风神潇洒、卓而不群的行楷,至今难以忘怀。
展览现场
岁月更迭,踵事增华,丰富的生活阅历使其诗词风骨不凡;广阔的视野,翰墨篆刻书卷的滋养,令其诗词更具诗中有画的意境。通读朝晖诗词,夺目的句子不多,但整体感很强,起承转合章法井然,抑扬顿挫错落有致,亲切熨贴、不涩不隔皆在不经意之间。
这些诗篇中,我最爱读的是记游诗:《黄鹤楼》凭栏吊古的慷慨、《过钱塘》云涛雪浪的神驰、《游梁园》散淡高古的意态,还有《滇池》《成都补记》《太行写生》良多不胜枚举。
袁朝晖 扁舟细浪 2022年 100 × 50cm
朝晖的题画诗我最喜五绝:在状物即景时信手捻来,毫不费力,得象外之意间神完气足,别具匠心;再挟一丝调侃揶揄笑意,与水墨相映生辉,意味深长。
诗词之道最见心胸格局。人到中年之后,不为名利所宥,不为浮虚所累,不为形役不为物牵,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忽然想起二十五、六年前,东北老家一好友结婚,朝晖客串厨师我打下手,调理过数桌色香味艺形俱佳的喜宴。岁月飘忽,酒香未散,儿辈成人。回望远瞻,有书卷可读,有山水可写,有衷怀可述,有良朋可交,如此人生,夫复何求!
风雨鸡鸣,前路尚遥,朝晖艺术之旅无量!
作者:梁志东(知名诗人)
五十自化
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朝晖是1968年出生,今年(2018年,编者注)刚好迈入了“知天命”之年。
记得2008年朝晖搞过一次名为《情缘四序》的个人书法小展,以作为进入“不惑”前的小结,如此就理解这次展为何取名为《五十自化》了,“五十自化”虽是套用黄道周评王铎书法所用之句,按照朝晖所说:“五十”只是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而“化”只是对五十岁的生命感悟,或是对今后人生的随缘,或是期许......
袁朝晖 风骨古心联 2022年 69x13cm x 2
朝晖常说自己是一位书、画、印业余爱好者,习字、画画和治印已是他生活的一个部分,这次展出的是其近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积累的作品,其书法以前人诗词和楹联为主,以行草以及汉隶、魏碑表现;画以焦墨形式写出山水林泉和个人情怀;篆刻以甲骨文、古玺为主镌刻古今名句,从这些作品之中可见其用功之力和坚持之久。
袁朝晖 道有瓦甓 2022年 69x68cm 陶瓷印稿
书托情、画寄怀、印寻趣。“以为余事”自然就远离了浮名之累和润笔之驱,由此而展示旨意交流,以博同好指点,同时也算是朝晖的又一次小结。
朝晖嘱我为其展览写上几句,遵命于此;值时也祝朝晖书、画、印更上一层楼。
作者:卢卫(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情缘四序——袁朝晖书艺及其他
若梦浮生,碌碌空如,然有缘一二嗜好,当充实三四,好恶多寡自心择,嗜金易损嗜书则寿。
袁朝晖,别署匏父,四十年前生于白山黑水,临池已三十余载,习真、草、隶、篆四体,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备春、夏、秋、冬四气,享人生酸、甜、苦、辣四味,深浅得失过程中……转瞬四十初渡,偶回首驿站小憩,积有雅室芬芳奉于同好,旨求高人指点。
袁朝晖 三万六千五百欢乐场 2022年 69x68cm 陶瓷印稿
其书早期以隶草为主,笔法沉静老辣,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结体结实如钢铁铸就;近偏爱甲骨,亦凿竹木,以刀代笔,四序墨守,或闲情恬静,或述志振奋,精微之处功在勤奋、敏感、多思。
袁朝晖 庇君坐我联 2020年 138x21cm x 2
经济盛世,促文艺复兴,书法亦纳入物质市场,一圃中蜂蝶噪然,良莠间匏父之作若粗瓷碗中一泓清水平淡明净,可烹香茗,酿烈酒,煲良药,亦可穿石透壁,品相不污不染于无欲之中。
性情匏父嗜书喜饮,书助其刚正义气,然酒酣时却羞涩谦恭,观其书风似耄耋老者,近身处方知为血性男儿,雪村小调中的那个东北人,他占了十二成。
作者:阿蒙(知名画家)
作品赏析
袁朝晖 朝晖陶瓷朱迹 2022年 58x34cm 陶瓷印稿
袁朝晖 青山不碍白云飞 2022年 69x68cm 陶瓷印稿
袁朝晖 朝晖陶印 2020年 69x68cm 陶瓷印稿
袁朝晖 白石印论 2022年 69x68cm 陶瓷印稿
袁朝晖 袁朝晖陶印稿 2022年 69x68cm 陶瓷印稿